11月18日晚,武漢大學國家治理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丁煌教授做客西北大學“侯外廬講座”第260講,線上為師生作了題為“公共管理學科語境下的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學術報告。講座由公共管理學院(應急管理學院)翟紹果教授主持,西北大學200余名教師、研究生及本科生參與了此次講座。
丁煌對國家治理現代化政策的演變歷程進行了梳理,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后,國家治理現代化成為熱門議題,作為正統的、經典的公共管理議題,公共管理學要從自身學科特點出發貢獻更多的智慧和成果。他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總結過去治理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標。丁煌從歷史演變視角出發,將公共治理視為行政管理時期和新公共管理時期之后的現代化公共管理新時期。他認為,現代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管理的區別主要在于管理主體的改變,傳統公共管理是政府為一元主體的行政管理,而現代公共管理是強調多元主體共治的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運動則在兩個時期之間起到啟蒙和過渡作用,并將公共治理定位為多元公共管理主體組成的公共行動體系,特別強調平等的、伙伴關系的多元主體在治理中發揮系統性作用。丁煌強調,實現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要基于科學理論指導,適應中國現代化治理趨勢,增強國家治理體系的整體性功能,提升國家治理體系的整體性治理能力。
轉自:西北大學新聞網